基础施工
钢管桩振打:采用“钓鱼法”逐跨施工,以全站仪控制桩位偏差≤10cm,垂直度≤1%。例如,某跨河钢便桥施工中,通过导向架固定钢管桩,避免水流冲击导致偏位。
承台与平联:桩顶浇筑混凝土承台,增强整体稳定性;钢管桩间采用25b工字钢横向连接,形成空间刚架结构。
上部结构安装
主梁架设:利用吊车整体吊装贝雷梁,每组间距1.2米,通过90型支撑架横向连接。例如,321型贝雷梁单片重270kg,需采用双点吊装防止变形。
分配梁与桥面板:铺设I22a工字钢横向分配梁,间距30cm;桥面板采用8mm厚花纹钢板,与分配梁点焊固定,防止车辆行驶时滑动。





钢便桥施工需关注细节问题,以确保结构安全、施工效率及后期使用稳定性。以下从基础处理、构件安装、连接加固、施工监测、安全防护、环境适应性六大维度展开分析:
基础处理:稳固根基的“隐形工程”
地质勘察性
细节:需详细探测地基土层分布、承载力及地下水位。例如,在软土地基中,若未发现淤泥层,可能导致钢管桩沉降超标。
案例:某跨河钢便桥因未探测到河床下3米处的流沙层,施工后桩基下沉15cm,加固处理。
操作步骤:
清理施工场地,平整硬化作业区域,设置排水系统。
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夜间安装红灯警示。
控制要点:
确保施工道路畅通,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损坏基础。
案例:某项目因未设置围挡,导致村民误入施工区,引发安全事故。
基础施工过程:分阶段控制
阶段1:钢管桩沉桩施工
桩位放样
操作步骤:
使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坐标放出桩位中心点,并撒白灰标记。
在桩位四周设置护桩(如木桩或钢筋),便于沉桩过程中复核位置。
控制要点:
桩位偏差需≤50mm,护桩需牢固可靠,避免被施工机械碰撞移位。
钢管桩起吊与垂直度控制
您好,欢迎莅临铁之威,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