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位
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确保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埋设护筒,护筒直径应比桩径大10~20cm,埋深一般为1.5~2m(砂层需加深)。护筒中心与桩位的偏差应小于或等于50mm,筒顶应高出地面30cm,以防止杂物落入。
钻孔成孔
泥浆护壁
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1~1.3之间,粘度为18~28s,含砂率小于4%。
定期检测泥浆性能,及时补充新浆以保持泥浆的稳定性和护壁效果。





其他注意事项
间隔成桩:灌注桩排桩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完成浇筑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或间隔时间应大于36小时。
灌注桩顶处理: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毫米,水下灌注时强度应比设计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截水帷幕设置:灌注桩外截水帷幕宜采用单轴、双轴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其与灌注桩排桩的间距宜小于200毫米。
综上所述,灌注桩施工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从施工准备到具体施工步骤再到施工安全与质量监控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测量定位与护筒埋设的安全控制
测量定位准确性:
使用全站仪等测量工具进行放样,确保桩位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定位不准确导致的安全事故。
护筒埋设稳固性:
护筒应埋设稳固,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止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或坍塌。
钻孔与清孔的安全控制
钻孔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观察钻机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响、吊索具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
泥浆护壁的安全性:
保持孔内泥浆的性能稳定,防止泥浆泄漏或坍孔事故发生。同时,泥浆池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跌落。
清孔作业的安全控制:
清孔过程中,应保持泥浆循环,直至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防止清孔过程中发生泥浆喷溅或人员跌落等安全事故。
您好,欢迎莅临铁之威,欢迎咨询...